大腸癌的形成一般由良性腺瘤、瘜肉,約經5至10年演變而成。初期進展緩慢,演變為癌症後,各期預後大不同,第1期大腸癌治療5年存活率近9成,第3期5年存活率不到6成,第4期則低於2成。大腸癌初期幾乎無症狀,等到出現出血、排便習慣改變或體重減輕等症狀,多半已進展到第2、3期以上,建議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異常。
政府免費提供50-74歲民眾每2年1次大腸癌篩檢服務,目前大腸癌篩檢是使用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,對下消化道出血敏感度和專一性很高,且不受飲食影響。若篩檢結果為陽性(潛血反應),一定要接受後續大腸鏡確診。根據研究資料顯示,若篩檢為陽性卻未接受大腸鏡確診,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增加6成4。
預防腸癌小叮嚀~
請攜帶健保卡到各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各地衛生所領取篩檢管,在家就能輕鬆採檢。本縣提供預防保健糞便潛血檢查之醫療院所,請逕上本局網站查詢 https://www.ilshb.gov.tw/index.php?catid=14&fieldid=2&cid=9&id=73&action=view,亦可洽詢本縣各地衛生所,或本局癌症篩檢專線:(03)935-2722。
資料來源(作者/網址):
國民健康署、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/文字、國民健康署/圖片
撰稿者: 企劃科/林怡萱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