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,但並不影響網頁的瀏覽

認識肉毒桿菌毒素中毒

    近日有發生嬰兒疑似肉毒桿菌中毒案例,可能是因副食品調理不當所造成;什麼是肉毒桿菌,要如何預防? 肉毒桿菌是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各處中,如土壤、湖水、河水、動物的排泄物內。細菌會分泌毒素,造成食品中毒最常見的毒素是A、B、E等型,中毒致命率占所有細菌性食品中毒的第一位。臺灣自2007年將肉毒桿菌中毒列為第四類傳染病,納入法定傳染病監視。

肉毒桿菌中毒有四種感染型式:
    1. 食因型(傳統型)肉毒桿菌中毒:攝食污染肉毒桿菌毒素之食品而引起。
    2. 腸道型(嬰兒與成人型)肉毒桿菌中毒:係食入肉毒桿菌芽胞,在人體腸內萌芽增長並產生毒素。
    3. 創傷型肉毒桿菌中毒:傷口深處受到肉毒桿菌污染,在無氧環境下細菌增殖,產生毒素。
    4. 其他型肉毒桿菌中毒:係人為因素所造成,如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的美容行為或有自殺的企圖而引起。

如何預防?
    1. 食品製造業者應避免肉毒桿菌毒素的產生,故食品加工過程中應注意:
        (1)所用的食品原料應充分洗淨,除菌。
        (2)香腸、火腿類應注意硝酸鹽/亞硝酸鹽的添加量是否適量均勻。
        (3)充分殺菌。
    2. 真空包裝食品通常沒有經過高溫高壓殺菌,因此購買真空包裝黃豆即食食品建議需選購經衛生福利部查驗登記,具有衛部真字號真空包裝圖案之產品,未具有真空包裝圖案之產品,需冷藏保存,並建議充分加熱後再食用。
    3. 家庭於醃製或保存食品時,欲使毒素破壞須要煮沸至少10分鐘,且食物要攪拌,或將酸鹼值控制在4.5以下(pH<4.5以下的酸性環境,肉毒桿菌無法生存)。
    4. 此毒素不耐熱,經煮沸後毒性會消失,消費者則應注意食品在食用前應「充分加熱」。
    5. 脹起蓋子的罐頭製品一定不可食用,開罐後發覺有異味時不要勉強試吃,一有疑問,切勿食用。
    6. 由於孢子於自然界很廣,一歲以下之嬰兒不可餵食蜂蜜。

肉毒桿菌
圖片來源: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(PHIL),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(CDC), U.S.A.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1945

撰稿者:檢驗稽查科 林怡萱



  回上頁 分享到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