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,但並不影響網頁的瀏覽

腸炎弧菌食品中毒

台灣夏季氣候高溫潮濕,適合微生物生長與繁殖,若飲食烹調或保存不當,易使細菌孳生,進而造成食品中毒。腸炎弧菌常見於溫暖沿海地區,海鮮水產品易於生長過程中受水源的腸炎弧菌汙染,故生食海鮮水產品、或食用受其汙染的食品就可能造成食品中毒,亦可能透過菜刀、砧板、抹布、器具、容器及手等交叉汙染而引起中毒。

如何預防

  1. 腸炎弧菌嗜鹽,生長於海水中,生鮮魚貝類於調理或食用前用自來水充分清洗可去除此菌。
  2. 腸炎弧菌不耐熱,於60℃ 加熱15分鐘即可殺滅,故食用前應充分加熱,避免生食,並於加熱後立即食用。若無法立即食用則須保存於夠高的溫度(大於60℃),或迅速冷藏至7℃以下。
  3. 腸炎弧菌對低溫極敏感,在10℃ 以下不但不生長且易致死,故食品低溫冷藏於7℃以下,可抑制其繁殖。
  4. 生鮮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、刀具、砧板應分開,勿混合使用,避免交叉污染;儲存時亦應分開存放,以免熟食遭受生食汙染。調理食品前後需洗淨雙手,抹布、砧板和廚房器具於接觸生鮮海產後應用清水澈底洗淨。
  5. 注意餐飲環境及食品衛生,必要時環境可使用酒精或漂白劑消毒。

腸炎弧菌食品中毒

圖片來源:
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(PHIL),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(CDC), U.S.A.

資料來源: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
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1934
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5655

撰稿者:檢驗稽查科 李孟潔



  回上頁 分享到Facebook